大卷装倍捻机作为纱线加捻的核心设备,其维护与保养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、纱线质量及设备寿命。以下从日常维护、定期保养、专项检修及备件管理四个维度,结合纺织行业实际案例与数据,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:
一、日常维护:高频次、精细化操作
1. 纱线通道清洁(每日)
操作要点:使用压缩空气吹扫导纱钩、张力器、断纱自停装置等部位,重点清除飞花堆积(如导纱钩沟槽内飞花)。
示例:某化纤厂通过每日清洁,将断纱率从0.8%降至0.3%,年减少废纱损失超20万元。
注意事项:清洁时需停机并关闭电源,避免飞花进入电气元件导致短路。
清洁后手动盘动锭子,确认纱线通道无残留飞花。
2. 设备表面清洁(每日)
操作要点:擦拭操作面板、电机外壳及传动部件,去除油污与灰尘,防止散热不良。
示例:某棉纺厂因电机积尘导致高温停机,清理后电机温度下降15℃,故障率降低40%。
注意事项:避免使用含化学溶剂的清洁剂,防止腐蚀设备表面。
3. 运行状态巡检(每班次)
巡检内容:记录锭子转速、卷绕速度、张力值等参数,对比工艺单要求。
示例:某厂发现锭子转速波动超过±2%,及时调整变频器参数,避免捻度不均。
异常处理:发现设备振动、噪音或异味时立即停机,记录故障现象并上报。
二、定期保养:周期性、预防性维护
1. 润滑系统维护(每周)
操作要点:检查齿轮箱油位(油标中线以上),补充或更换润滑油(如ISO VG68齿轮油)。
示例:某厂因齿轮油未及时更换导致齿轮磨损,维修费用超10万元,更换后运行平稳。
注意事项:润滑油需过滤后注入,避免杂质进入设备。
2. 传动部件检查(每月)
操作要点:检查传动皮带张紧度(用手指按压皮带,凹陷量5-8mm为宜),调整或更换磨损皮带。
示例:某厂因皮带松弛导致卷绕密度不均,调整后卷绕合格率提升25%。
注意事项:更换皮带时需同步更换同型号产品,避免传动比偏差。
3. 电气系统检测(每季度)
操作要点:测试电机绝缘电阻(≥1MΩ),检查传感器与控制面板接线是否松动。
示例:某厂因传感器接线松动导致断纱自停失效,修复后次品率下降18%。
注意事项:电气检测需由专业电工操作,确保安全。
三、专项检修:深度化、精准化处理
1. 锭子系统检修(每年)
操作要点:拆卸锭子清洗油污,检查轴承磨损(轴向间隙≤0.05mm)与锭盘平衡性(动平衡误差≤5g·cm)。
示例:某厂因锭子轴承磨损导致振动超标,更换轴承后振动值下降70%。
注意事项:锭子检修需使用专用工具,避免损伤精密部件。
2. 卷绕系统校准(每半年)
操作要点:调整卷绕罗拉压力(压力传感器读数误差≤±3%),校准卷绕密度(克重偏差≤±1%)。
示例:某厂因卷绕密度不均导致客户投诉,校准后退货率下降12%。
注意事项:校准需在标准温湿度环境下进行(温度20±2℃,湿度65±5%)。
3. 捻度一致性检测(每季度)
操作要点:使用捻度仪检测纱线捻度(取样长度1m,检测点5处),偏差≤±2%为合格。
示例:某厂因捻度不均导致布面起皱,调整后布面合格率提升30%。
注意事项:检测需覆盖不同锭位,确保设备整体稳定性。